新闻

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政府统计政策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5-01-10


12月29日,由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政府统计现代化研究中心和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主办,深圳市统计局协办的政府统计政策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测度和深圳现代化统计实践。



来自广东省统计局、深圳市统计局、广州大学、深圳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等单位专家学者参会。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国务院参事鲜祖德、深圳市统计局局长郭驰出席并致辞,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院长李扬主持会议。



青格勒图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进步显著,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在统计领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数据保障。统计学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展现出强大的学术实力。学校对中国式现代化统计测度指数的深入研究,体现了其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他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生动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进程。深入分析深圳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参考,也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实践启示。



鲜祖德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内容极其丰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的实际。他表示,面对这一历史使命,科学的理论支撑、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前瞻性的政策指导尤为重要,尤其是统计工作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在推进制度和方法研究的同时,在统计基础能力建设,统计学科建设水平提升,新型统计人才培养等方面也要加大投入。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统计学必须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数据科学的新技术,解决以往在书本中或实践中未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脚踏实地,积极行动,将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更好地结合,推动这两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郭驰指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四十多年来创造了无数的“第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创新中精彩演绎的典范。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深圳的统计工作也在不断追求创新,包括不断完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深化特色指标体系,开展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构建适应中国现代化的统计评价体系等。近年来,深圳市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了统计现代化改革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计划通过改革进一步落实该合作协议,推动深圳在统计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院长李扬主持会议 本次论坛共三场学术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议题。



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副院长李静萍、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经济社会统计系主任甄峰、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深圳研究院政府统计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吴翌琳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指数的编制与深圳经济社会现代化测度分析。本报告重点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指数的编制方法,并基于该指数对深圳的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具备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研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现代化特征。本研究选取了深圳的多个关键指标,对深圳2020年至202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深圳市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陈彦祺的报告主题是深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研究。本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主题,构建了科学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20年以来深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深刻根植于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基石和重要支撑。



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经济组副组长,广东省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正高级统计师杨新洪博士的报告主题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广东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报告以广东为例,探索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一脉相承。为寻找抓手,需设立一套相适应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评价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大省,是中国不平衡发展的“缩小版”,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承担着示范性作用。 深圳市统计局局长郭驰、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猛、广州大学经济与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副院长李正辉、宝安区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高级研究员唐晖、国务院参事鲜祖德、中国统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许亦频、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教授高敏雪分别进行主题研讨。



本次论坛的嘉宾和学者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特别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体系建设、区域特色指标的融入、以及多维数据源与技术融合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考。不仅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指标体系,开展区域与国别、时间跨度等多层次、多维度的比较分析,还可以充分利用多模态、多来源的技术手段,推动数据融合与智能化分析,提升评估的精确度和科学性。